課程
堅尼地小學的學與教
在堅尼地小學,我們使用國際文憑小學項目(IB PYP)框架來構建我們的學習。
我們對學生的承諾是:
堅尼地小學的學習是:
- 以學生為中心
- 終身學習
- 全面包容
- 有意義且深入
以學生為中心
- 學生按自己的步調和適合其獨特興趣的方式學習,從而能夠自主設定並反思學習目標。
- 教育者規劃靈活的學習空間,示範反思的實踐方法,並設計能激發興趣且適應個體需求的學習任務。
終身學習
- 學生主動提問、追求新知識,展現出理解世界的強烈渴望。
- 學生在小組中有效協作,尊重多元觀點,並樂於向同儕學習。
- 教育者鼓勵探索與批判性思考,引導學生自主發現答案,而非直接給予。
- 教育者通過在資源、靈活學習空間和協作分組上提供選擇,來培養學生的獨立性。
全面包容
- 學生能識別自身優勢與待發展領域,並積極使用工具和策略來支持他們的學習旅程。
- 學生探索自我身份,並分享學校社區中的人如何為其提供安全、支持與歸屬感。
- 教育者通過示範尊重、慶祝成就與建立積極關係,營造歡迎且包容的環境,讓每個學生都有歸屬感。
- 教育者綜合運用教師評估、學生心聲和家長反饋等多元數據,來指導他們的規劃和決策。
有意義且深入
- 學生不停留於表面答案,而是深入解釋想法背後的「為什麼」與「如何」。
- 學生聯繫先前所學,跨越多個學科,並將他們的理解應用於新的現實世界情境中
- 教育者通過提問如「你為什麼這麼說?」或「告訴我更多」,鼓勵學生闡釋背後的推理。
- 教育者協助學生建立學科間的聯繫,並創設機會,讓學生將所學概念與技能遷移至現實環境中。
探究計劃
最好的學習發生在我們建立聯繫時。在我們的項目中,學科通過我們的「探究計劃」(POI)連接起來。我們可以將其想像為一幅大拼圖,不同的部分都相互契合。您的孩子將逐年深入探究以下六大主題:
- 我們是誰:學習關於自己、身份、福祉和歸屬感
- 我們身處什麼時空:理解地點、空間和時間——我們的歷史、遺產、文化和環境
- 我們如何表達自己:發現不同的溝通方式和創造性表達
- 世界如何運作:揭示自然世界的秘密,以及我們如何發現、設計和創新
- 我們如何組織自己:學習關於世界中的系統和結構
- 共享地球:理解人類和自然世界如何共存
每年,您的孩子將通過一系列啟發性的探究單元,深入探索這些主題。若想了解更多關於學習內容的具體信息,您可以通過以下鏈接獲取:
Kennedy School Programme of Inquiry
總結:
在堅尼地小學,我們使用國際文憑(IB)框架來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愛。我們關注學生福祉,鼓勵他們採取行動,並營造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環境。我們的課程通過將學科聯繫在一起的「探究計劃」,引導學生進行批判性思考並將所學與周圍世界聯繫起來。
您可以在這裏找到更多關於IB PYP項目的資訊:http://ibo.org/programmes/primary-years-programme/